冬天来临,诸多健康小麻烦随之显现。诸如鼻炎、月经期间感冒、体质虚弱不易进补、喉咙干涩等问题,确实让人头疼。但请放心,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忠德,即德叔,将分享他的养生良策,赶紧跟随他一探究竟。
鼻炎反复的应对
气温降低时,我的鼻炎总会反复发作,不停流鼻涕让人很烦恼。这通常是因为肺部气虚或是受到风寒之邪的侵扰。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尤其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更为常见。肺部气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风寒邪气便趁机而入。在饮食上,我们可以选择党参、太子参、山药、白术等食材来制作药膳。比如用党参炖鸡,党参的药效与鸡肉的营养相结合,有助于健脾、补肺、固表。山药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做法简单,易于制作,平时多食用有助于缓解鼻炎症状。
冬天和春天,寒风频发,比如现在正是三九天,这时候紫苏叶、生姜、葱白等食材就特别有用。像苏叶生姜汤、生姜葱白汤这样的药膳,能驱散寒邪,缓解鼻炎的不适。
经期前后感冒调理
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后较易患感冒。月经期间,血液排出体外,体内气血相对减少,抵抗力也随之降低,寒邪便易乘虚而入。许多女性都有这样的困扰,月经期间总是格外小心。月经前,可以制作五指毛桃煲鸡、黄芪白术饮等药膳,这些食物能补气固表,提升身体抵抗力。月经过后,用枸杞子、红枣、当归、桂圆肉等煮水当茶饮,有助于补充经期消耗的气血。若在月经期间不幸感冒,泡脚时加入桂枝、紫苏叶、生姜等煮水,能缓解症状。对于平时喉咙干痛、口腔溃疡的朋友,适量加入北沙参也有助于预防上火。
虚不受补的解决办法
气血不足却难以被滋补,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气血不足常伴有脾胃功能不强。不少患者试过多种滋补品却未见效。这是因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所有食物都必须经过脾胃才能转化为气血为人体所用。脾胃虚弱时,食物不仅不能转化为气血,还容易积聚。此时,过度滋补只会加剧积聚,可能引发上火。因此,首要任务是调理脾胃,只有脾胃功能恢复正常,才能消化积聚并转化食物为气血。例如,在干燥的冬季,可以搭配马蹄、萝卜、雪梨等食材。此外,日常顺时针揉腹也有助于脾胃的健运和食物的消化。待脾胃功能改善后,再逐步增强滋补力度,同时必须遵循滋补不燥的原则。
喉咙干燥的调理方案
冬日里,常觉得嗓子干痒、口腔干燥,很不舒坦。这主要是因为冬天气候寒冷干燥,加之暖气取暖或是饮食过于温补,容易导致人体津液亏损,尤其是肺部津液。许多北方人在冬天使用暖气后,常常感到口干舌燥。这时,饮用甘蔗、白茅根、荸荠煮的水作茶,或是用瘦肉、青橄榄、陈皮煮的汤,都能有效滋养阴液、润肺。用薄荷、胖大海、罗汉果煮的水漱口,也能减轻不适。若咽喉已感干痛,可以按摩少商穴来缓解,该穴位位于拇指末节,距离指甲角大约0.1寸的位置。
养生食材的正确运用
观察上述多种健康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不难发现这些养生食材发挥了显著效果。各种食材对特定病症具有独到疗效。比如党参,既能缓解鼻炎反复发作时的健脾补肺,又能于经期前增强体质、稳固体表。五指毛桃则特别适用于女性经期抵抗力较弱的情况。这些食材在日常生活中不难获得。合理使用这些食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健康状况,且安全无害。这正是中医养生的精髓所在,借助天然食材的特性来调和身体。
德叔养生理念下的生活
步入2025年的养生新时代,即便生活节奏快,我们也能效仿德叔的建议,放慢脚步,注重养生。不再等到身体出现大问题才重视,而是把养生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就好比将一本健康格言,通过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等具体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季节变化和自身状况,挑选合适的养生方式,让健康始终相随。
在养生过程中,你是否有过一些有趣的经历,或是获得了独到的体会?欢迎在评论区讲述你的故事,同时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