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开门红

wwwpaotui001 医疗资讯评论79阅读模式
摘要4月21日,记者从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开门红,实现营业收入396.14亿元,同比增长25

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区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黄埔区和广州高新区拥有生物医药企业3000多家,占全市年产量的60%以上价值。 2020年,全区生物医药企业营业收入1485.91亿元,同比增长14.8%;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为4.38%。 荣获中国最佳生物医药园区奖、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十大创新药潜力指数 园区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

生物医药是该区“十四五”期间“黄埔制造万亿计划”的重点产业。 园区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为根本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全力打造千亿级生物创新产业集群。

一季度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开门红-图片1

依托“两城一岛”主动部署国家战略科技能力

近年来,黄埔区和广州高新区围绕国家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形成了“两城一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广州科学城依托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优势,重点中试和孵化,打造全球顶尖的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中新广州知识城利用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优势,高标准打造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区。 聚集美国GE、瑞士龙沙、百济神州等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项目,打造全球领先生物医药企业聚集区和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研发协作示范区; 广州国际生物岛布局广州实验室和生物岛实验室等高端研发平台,聚集金域医疗等51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对标美国波士顿、英国剑桥,打造国家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区和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与生物安全研发中心。

面对国家重大需求,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依托“两城一岛”产业平台,主动布局国家战略科技能力。

位于生物岛的广州实验室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担任主任。 重点关注呼吸道传染病及其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突破口。 是集模式、引领、平台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源泉。

生物岛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实验室之一。 聚集了徐涛、宋尔伟等两院院士12名,引进PI(首席研究员、学术带头人)107名。 是国内领先的再生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临床应用、成果转化和高层次人才基地,为我省新冠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钟南山院士将作为首席科学家,建设人类细胞谱系大型科研设施,围绕国家生命健康发展战略,打造世界一流的细胞科学研究和生命健康科学中心。健康领导力。 何福初院士牵头建设智慧眼大型设施项目,为智慧医疗、蛋白药物研发、生物安全等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张伯礼院士领衔的广东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大湾区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

据悉,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共认定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8家,占全省的2/3。

一季度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开门红-图片2

百济神州广州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车间

生物医药产业逆势加速崛起,抢占全球创新制高点。

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紧紧围绕“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方向,提高科技服务经济质量的能力。 面对经济主战场,生物医药行业逆势上扬。

据统计,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药品制造、医疗器械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 新增生物医药上市公司4家,总数达到14家,占全市73%。 27个生物医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864亿元。 百济神州广州基地建成后,产能可达20万升,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产能最大的本土创新药企自有生物制药生产基地之一。

疫情期间,该区加快科技创新,关爱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建了“预防、检测、治疗”一体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全方位防控体系,实现了三个“全国第一”、三个“全国第一”。全国最大”:第一批核酸诊断试剂盒、第一批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第一批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在区诞生; 区内拥有全国最大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大安基因、全国最大的抗体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万孚生物、全球单次检测量最高的机构金域医疗。

围绕安全可控,争夺关键核心技术,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加速抢占全球制高点。

2019年,博泰研发出首个在中国上市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迫使原研药有“药王”之称的修美乐大幅降价,降幅高达83%。 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百泰生物科技自主研发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20mg/0.4ml(预灌封、皮下注射)新规格。 这是首个国产阿达木单抗小剂量皮下注射剂型。 争取并逐步摆脱对国外创新药的过度依赖。

明康生物的“明复乐”填补国内空白,亿诺诚建华研发出全球第三个BTK抑制剂,奇济药业的“金容颗粒”获得近年来地区首个新药证书,康利明生物药获批我国首个肠癌大便基因检测试剂盒、燃石医学获批国内“首张癌症NGS证书”……在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迸发出强劲发展活力,已有200多家企业参与在抗击疫情期间,3000多家企业勇敢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小企业也能办大事”。

以制度和政策为保障,打造多层次生物医药人才梯队

近年来,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政策“软环境”,保持政策连续性,完善引进、培育、引进机制。服务高端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 多层次、多角度支持和建设生物医药人才梯队。

2017年以来,该区在全国率先推出《IAB发展实施意见》,其中“B”政策是针对生物医药行业量身定制的专项政策; 2020年,为吸引重大生物医药项目落地黄埔,推出“8个高端生物医药”;今年3月,推出“10个生物医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8个高端生物医药”中,单个项目完成约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可给予5亿元奖励,这是国家支持力度最强的单一举措。生物制药产业。 “生物医药十条”提出,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结合本市政策,企业可获得最高约1亿元的研发奖励,支持力度位居全国第一。

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对产业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 以《IAB制定实施意见》中对生物制药企业研发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奖励规定为例。 截至2020年底,该区共向33家单位授予121个批文。 目前,1个批件已实现产业化,2个批件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9个项目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26个批件已进入二期临床,为公司临床研发提供“雪中送炭”的资金支持。 新药证书方面,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获得1000万元奖励。 2020年上市第一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近2亿元。

与此同时,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通过制定“十大美玉措施”、“海外尖端人才8名”等政策,吸引了王晓东院士团队的百济神州和施一公院士团队的诺基亚的关注。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谢晓亮院士团队程建华、广州塞纳等一批科学家牵头的重大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相继落户,在生物医药产业中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目前,该区聚集了钟南山、徐涛、施一公等40余位院士专家团队,拥有700余名高端生命科学人才。

文/广州日报记者·新花城:苗静 何瑞琪 通讯员 范敏玲 钟飞星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记者:杨耀业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业、苗静、何瑞琪

唐楠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公众号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wwwpaotui001
  • 本文由 wwwpaotui001 发表于 2023年10月1日12:02: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paotui001.cn/archives/2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